干部级别是中国特有的行政体制分类,通常按照下面的方式划分(以中共党内干部职级为例):
1.党员干部:党员身份是干部的基本条件,分为普通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
2.基层干部:包括党组织书记及党的基层委员会成员、村级组织及其干部。
3.中层干部:党的中层领导干部主要包括:部级及司局级领导职务,以及县级党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县以上各级党委(党组)委员、县以上党委(党组)基层委员会主要负责人等。
4.高层干部:国家机关副部长级别以上干部,以及省级领导职务和中央部委领导职务等。
5.退休干部:干部正常退休后,依然保留相应职称,通常也管辖着一定的干部,属于退休干部。
具体划分为:
1、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
2、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
3、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
4、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
5、地厅级正职(五级干部)。
6、地厅级副职(六级干部)。
7、县处级正职(七级干部)。
8、县处级副职(八级干部)。
9、乡科级正职(九级干部)。
10、乡科级副职(十级干部)。
11、所股级正职(十一级干部)。
1、干部婚礼宴请的人数不可以超过200人,按照10人一桌来算,也就是最多20桌,如果是双方合办的婚礼,那么不可以超过300人,也就是最多30桌,除婚礼外,其他喜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邀请亲戚以外人员参加。
2、不可以接受或者变相接受单位或者亲戚以外的人员贵重礼物或者礼品。
3、自己操办的费用,禁止由单位或者其他人来承担费用。
4、禁止动用执法车辆,以及公务用车,婚礼车队和殡葬车队规模不得超过8辆。
5、不准给亲戚以外的人员送礼金及贵重礼品。
婚假一般需要在领取结婚证之后才可以休。
婚假以连续休假为原则,期间不能间断或跳跃式请假。
在整个婚假期间,如果婚假期中间跨越了公休假和法定假期,那么这些假日包括在婚假内,不再另行增补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