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成品绿水那会更加好。 总之只要加大环境,减少密度,制造水流,调整睡之前,孔雀鱼的针尾一周即可痊愈。
孔雀鱼针尾病是不能自愈的,因为它们患上针尾病后,可能会出现暴躁不安、活动受限、离群独游等情况。幼年时期的孔雀鱼是非常容易患上针尾病的,因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就会患上针尾病。如果饲养者不能及时给它们治疗的话,那么只依靠小孔雀鱼的抵抗力,很难自愈。针尾病有很强的潜伏性和传染性,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还有可能会危及其它鱼。当饲养者发现孔雀鱼患上针尾病后,最好立即隔离,并且及时治疗。
会传染。
防治方法:
1.稳定水温。
发生针尾病的水温不是很高,一般在26度以下,所以要把水温控制在29~30度。
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速度也不同,30度水温时的鱼苗摄食量明显增加,活动量很大,免疫力较强。
如果室内温度与鱼缸内的温差较大,不需要充氧,冷空气也容易引起针尾病。
2.稳定水质。
鱼苗的密度不可太大,一般来说30cm×30cm×30cm的鱼缸,放养鱼苗的数量最大为50尾。
当残饵和粪便较多时抽出即可,蓄水以老水为最好或者晾晒5天以上的水,切忌大量添加新水,待蓄水保持与缸内水的温度平衡,蓄水时避免水流冲击到鱼苗。
孔雀鱼针尾泡盐水的方法是先将盐水准备好,比例为每升水中加入3勺盐,将水搅拌均匀后放入鱼缸中。
然后将孔雀鱼针尾放入盐水中,让其在盐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等待鱼体逐渐适应盐水环境。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孔雀鱼针尾的疾病,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孔雀鱼针尾是一种比较容易生病的鱼类,常见的疾病有白点病、霉菌病等。
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泡盐水外,还需要注意饲料的选择和水质的保持,保持水温稳定等措施,以确保孔雀鱼针尾的健康生长。
同时,也需要定期检查鱼缸和鱼体,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避免疾病扩散影响其他鱼类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