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并没有说过直接表明广交朋友的句子,但他提出了“仁”和“恕”的思想。“仁”就是仁爱、仁慈,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互助合作。“恕”就是宽恕、谅解,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宽容理解、互相包容。这两个思想都体现了孔子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人们广泛交朋友的思想。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诚信的重要性,以下是其中一些涉及诚信的文言文原文:
1. 《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好比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2. 《论语·颜渊》
子曰:“民无信不立。”
翻译:孔子说:“没有公信力,国家无法立足。”
3. 《论语·卫灵公》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翻译: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诚信,行为一定要坚决。”
1、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
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2、孔子尊师孔子到京都拜望老子,虚心请教礼制问题并抒发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向学生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