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咪鲜胺在油菜上时,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关于咪鲜胺在油菜使用时的详细注意事项:
首先,要特别注意咪鲜胺的施药量和施药频率。过量使用或频繁使用可能会导致油菜受到药害,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一般来说,每季作物使用咪鲜胺的次数应控制在2-3次以内,且每次使用的量应按照推荐剂量进行,不可随意增加。
其次,要注意咪鲜胺的施用时间。通常建议在油菜生长的特定阶段进行施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要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使用咪鲜胺,因为这可能会增加药害的风险。
此外,咪鲜胺的储存条件也十分重要。应确保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同时,要做好储存室的通风和消毒工作,以防止病菌和害虫的滋生。
最后,使用咪鲜胺时还需注意环境保护。由于咪鲜胺对鱼有毒,因此在施药过程中应避免污染鱼塘、河道或水沟。施药后,不要在河边清洗施药工具,也不要将药瓶及残留药液随意丢弃。
综上所述,使用咪鲜胺在油菜上时,应严格控制施药量和频率,注意施用时间,妥善储存,并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咪鲜胺在油菜上的安全有效使用,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咪鲜胺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在小麦孕穗期使用咪鲜胺,可以有效地防治以下病害:
1. 白粉病:由白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茎秆。
2. 叶斑病:由叶斑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茎秆。
3. 锈病: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茎秆。
4. 赤霉病:由赤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籽粒。
需要注意的是,咪鲜胺虽然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在使用咪鲜胺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应注意与其他农药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将本品稀释1500倍叶面喷雾,使植物着药又不滴液为宜,间隔10-15天,连喷三次可获防效。
咪鲜胺酮盐为高效、广谱、低毒型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咪鲜胺为咪唑类广谱杀菌剂。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在植物体内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对于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病害防效极佳。采用基因诱导技术,激活植物抗病基因表达,内吸性强,速效性好,持效 期长,常规使用防治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还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等。柑橘炭疽病、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花生叶斑病,香蕉炭疽病、叶斑病,芒果炭疽病,水稻恶苗病、稻瘟病,辣椒、茄子、甜瓜、番茄等蔬菜炭疽病,草莓炭疽病,油菜菌核病、叶斑病,蘑菇褐斑病,苹果炭疽病,梨黑星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