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是一位勇于逆境、坚持自己信仰的诗人。他的梅花精神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他不屈不挠地反抗元朝统治,写下了《青玉案·元夕》等名篇;他的思想独立,常与时俱进地关注并表达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他的励志精神在于从不因逆境而丧失斗志,即使身处边疆流亡、家破人亡的困境中,依然坚定地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总之,辛弃疾的梅花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凭借,让他的诗歌和人格历久弥新地传承着。
南宋词人辛弃疾这首《临江仙·探梅》就是很典型的咏梅词,作者正是通过对于一树梅花的描写,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高度赞美了梅花独特的个性。辛弃疾是那个时代最具有创造力,也最有家国情怀的文人,他的词清新脱俗,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于祖国最深沉的爱,所以当我们提起辛弃疾时,一定会加上爱国两个字,称他为著名的爱国词人。
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人老了,惜花的心思已懒,爱梅的执念却依然不变。
徘徊村口,伫立江头,我寻寻觅觅,只为了那一刻最初的遇见。
看哪,清澈的溪涧旁,一枝洁白磕破厚厚的紫萼,送来春的消息。
她晶莹纯白,婷婷独立。没有凡花柔媚的姿态,却有着冰雪清冷的气格。
此时此刻,残山剩水已是多余,我愿意只为她写尽清词丽句。
绕着竹根的溪水匆匆,带走投在水面的流云。
我沉醉在她的倩影里,忘记了时间和来路,直到月色溶溶,妆成黄昏的样子。
2019年12月26日,由张哲执导,谢苗、南笙主演的历史英雄史诗电影《辛弃疾1162》在京举办首映礼。该片讲述了辛弃疾从一介书生到驰骋疆场的将军,始终坚持报国信念、家国情怀的故事。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领导、主创和大批影迷共聚一堂,共同感受这位南宋爱国将领的豪放。
观影完毕,观众争相在剧照海报板前合影,并和喜欢的主演合影留念。演员们也表示,这部电影并不是主流商业片,但观众们的热情让他们意想不到,希望能用电影传递更多的爱国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