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和《登楼》在情感表达上具有一定的异同。相同之处在于,两首诗都体现了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对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表达了关切和忧虑。然而,在情感的具体表达上,两首诗又有所不同。《登高》更多地表达了诗人个人的身世之感和时光流逝的无奈,而《登楼》则更多地关注了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的情怀。
“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话并非杜甫的诗句,它出自孔子的《论语·子路》。这句话的原文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意思是登上泰山后,会感觉天下都变得渺小,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就很难再被其他水所吸引。
虽然杜甫没有直接写出“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样的诗句,但他在《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表达了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时的豁达心境,与“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难进行明确的排名,但以下诗作被认为是杜甫和白居易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十首诗之一:杜甫:1.《春望》2.《登高》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关山月》5.《登岳阳楼》6.《登高士行》7.《丽人行》8.《梦李白》9.《赠卫八处士》10.《将进酒》白居易:1.《赋得古原草送别》2.《赋得梅花诗》3.《赋得双鹤图》4.《赋得双树寒鸦》5.《赋得自由书》6.《琵琶行》7.《长恨歌》8.《观刈麦》9.《赋得金吾府前雪》10.《长安古意》这些作品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且代表了杜甫和白居易不同的文学特色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