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民街从古至今一直是众多穆斯林聚居地。在回族的宗教信仰中,“坊上”表示的是所敬奉的圣人或宗教领袖的住所。因此在回民街中,三间相邻的房子通常组成一个坊,坊里居住的多是一家或几家穆斯林家庭,每个坊则有一个教头来管理和辅导。由于回族人喜欢住在“坊上”,西安的回民街也就被称为“坊上”,成为回族宗教文化和民俗的重要象征之一。现在的回民街以其富有历史的建筑风貌、特色美食和多样化的文化观光活动而成为众多游客的必访之地。
起初只是一条小吃遍布的街道,后来越来越多的回族朋友们加入街道,在此居住营业,渐渐的街道就被回族朋友占满,因为美食基本以回族的为主,所以后来就被叫做了回民街。
西安回民街被称为“坊上”的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唐朝时期的街巷呈现为四四方方的棋盘状,每个“小方块”都被称为“坊”。在安史之乱后期,唐朝曾借助阿拉伯及西域的士兵来平定叛乱。作为回报,这些官兵被允许留在京城,并娶中国女子为妻。他们主要居住在长安皇城的西北部,这个区域逐渐形成了西安的“回坊”,也就是回民街的前身。
其次,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官兵在长安居住期间,不仅学习了唐朝的法令、制度和文化礼仪,还善于营商,形成了特有的商业氛围。这种文化融合使得回民街成为了西安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和商业中心,而“坊上”则成为了这一地区的俗称。
综上所述,西安回民街之所以被称为“坊上”,既是因为其历史背景与唐朝时期的“坊”制度有关,也是因为这一地区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