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古诗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行为,比如《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描绘了男子等待恋人时焦急不安的情态。
再比如《孔雀东南飞》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这里描写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分别时的动作和言语,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还有《木兰诗》中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详细描写了木兰从战场上归来后,恢复女儿身的情景,展现了她细心、温婉的一面。
以上只是部分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古诗都细致地描写了人物的行为,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以下是几首细致描写人物行为的古诗:
1.《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衣裳、容貌和姿态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和高贵。
2.《长恨歌》(节选)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舞蹈和哭泣的描写,表现了她的婀娜多姿和悲伤之情。
3.《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首诗通过对佳人容貌和姿态的描写,表现了她的倾国倾城之美。
4.《诗经·卫风·硕人》(节选)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手、皮肤、脖颈、牙齿、眉毛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和优雅。
1.忠于原文。在细节判断题中,如果原文没有涉及的内容在选项中出现,这类选项是不能选的。要遵循“忠于原文”的原则,不可加入自己的主观想象,过度推断。
2.仔细比对。仔细观察选项的概念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若选项所表达的概念与原文相比已经发生了含义的变化,那么这种选项也是错误选项。
3.客观严谨。不光要看原文有没有、概念是否一致,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一种设错考点。因此,在解题时,需要客观严谨地观察选项概念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