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1. 陀螺主体(可以购买或自行制作)
2. 金属环(建议直径约为陀螺主体1/3至1/2)
3. 扎线或者绳子
4. 胶水(可以选用强力胶水或者瞬间胶)
工具:
1. 剪刀
2. 手工工具(如钳子、螺丝刀等)
步骤:
1. 首先,将陀螺主体的顶部杂质清除干净,确保表面光滑。
3. 使用胶水将金属环固定在陀螺主体顶部。将胶水涂抹在金属环和陀螺主体连接处,确保粘结牢固。
4. 等待胶水干燥,确保陀螺主体和金属环连接牢固。
5. 在陀螺主体顶部金属环的边缘,选择一个位置用剪刀或手工工具切割一个小孔,用于通过扎线或绳子。
6. 将扎线或绳子穿过金属环上的小孔,确保牢固并紧固好。
7. 最后,确保拉环能够自由旋转,检查陀螺的其他部分是否正常运转。
完成上述步骤后,你就成功制作了一个陀螺的拉环。请注意,确保金属环和陀螺主体的连接牢固,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
陀螺的起源,因年代久远,较无具体史书记载。陀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陀螺,1926 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岭发现的距今 4000 多年的文物中,就有陶制的小陀螺。
陀螺的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