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诊所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有以下利益和劣势:
利益:
1. 增加患者流量:成为医保定点机构可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就诊,因为医保患者通常会选择医保定点机构就医,这有助于个体诊所增加患者数量和收入。
2. 提高信誉度:医保定点机构通常拥有较高的行业认可度和信誉度,这有助于个体诊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3. 稳定收入来源:成为医保定点机构后,个体诊所可以获得医保支付的医疗费用,保证了一定的收入来源,并且可以减少患者未付费用的风险。
4. 减少办事流程:个体诊所成为医保定点机构后,可以直接结算医保费用,减少了患者自费后的报销流程,为患者提供了便利。
劣势:
1. 局限性:定点医疗机构需要按照医保政策规定的定点范围和标准进行服务,可能需要与医保局签订合同,因此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2. 承担监管责任:成为医保定点机构,个体诊所需要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包括合规运营、工作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这会增加诊所的管理负担。
3. 医保费用结算周期长:与医保机构结算费用的周期可能较长,以及医保支付的费用标准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对个体诊所的资金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
4. 竞争压力增加:成为医保定点机构会增加与其他定点机构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在一些医保定点机构较多的地区,个体诊所可能需要与其他机构争夺医保患者资源。
1、个体诊所普遍反映难以招到合适的医务人员。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个体诊所可能会违规使用一些尚未取得执业资质的人员开展业务。如违规使用执业助理医师单独执业甚至仅仅是医学毕业生开展诊疗活动。诊所在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都曾聘用过执业护士,但由于各种原因而离职或解聘,同时未及时补充护士,而由医生兼护士或家属充当护士的现象仍存在,这样势必导致护理操作不规范。部分个体诊所为了达到招揽病人、创收盈利的目的,随意扩大诊疗项目,不仅误导了患者的就医就诊,也可能发生医疗事故。
2、消毒管理设施不完善。各种诊所开展诊疗活动应有独立的诊室、处置室、治疗室,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管理工作,诊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这样才能保证基本的诊疗活动的需要。很多诊所不能分开独立诊室,更没有无菌区的划分,诊疗操作中的无菌意识非常淡漠,在不分室、分区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活动,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混放,不标明消毒时间,无消毒登记和记录,个人物品与治疗用品放在一起等现象较突出,如此的诊疗环境难以保证患者就医安全。
3、条件简陋、隐患多。在房屋布局、技术力量和设备配置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诊所的医生通常也是老板,为赚取更多利润,在诊所输液成为了主要的收入来源,这就给抗生素和激素滥用埋下了隐患,大部分诊所设备简陋,无检验、心电、B超等基本检查手段仅凭医生主观判断,对患者体内存在的潜在性的问题难以发现。输液室的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头等) 脏污,不及时清洗更换。
4、从业人员缺乏培训和晋升机会,难以得到发展和进步,个体诊所的从业人员长期得不到正规的专业技术培训,知识更新慢、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在患者出现复杂情况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应对。
不违法。网上药店必须建立在实体药店的基础上,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才能进行网上售药。否则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另外如果销售的是假药、劣药就有可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