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里常年没有水,但蓄上水后会有鱼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鱼卵的存活:鱼卵可以在河床底部的泥土中存活很长时间,即便河床干涸多年。当河道再次蓄水时,这些休眠的鱼卵会孵化出小鱼。
2. 鸟类的传播:鸟类或其他动物在捕鱼时,可能会将鱼卵带到河道的其他地方,当这些鱼卵在水中孵化时,就会形成新的鱼群。
3. 水流带来的鱼卵:水流可能会将鱼卵从其他地方带到干涸的河道中,当河道再次蓄水时,这些鱼卵就会孵化出小鱼。
总之,河道里常年没有水,但蓄上水后会有鱼,这是因为鱼卵可以在河床底部的泥土中存活很长时间,当河道再次蓄水时,这些休眠的鱼卵会孵化出小鱼。同时,鸟类的传播和水流带来的鱼卵也是可能的原因。
1:河道选择 水位变化较大(如行洪河道)、过往船只较少的河道,上游无污染的河段放置金属网箱。 鱼是变温动物,一般鲤科鱼类在7℃左右开始进食,13℃左右开始生长。青·草·鲢·鳙和鲤鱼适宜温度20-30℃.水体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和水质的肥瘦。夏季生物大量繁殖,水透明度会降低水质偏肥;冬天生物大量死亡,水质转瘦,透明度升高。通常水的透明度在30-50厘米表明水肥,饵料丰富,溶氧量高。
2:网箱的大小一般根据养的鱼类和水域来确定,网箱过大不够灵活,管理不方便,容易损坏。网箱过小投资较大,容易造成饵料流失。实践表明:育种网箱面积以不超过30平方米,放在大型湖泊,水库和江河的不超过100平方米为宜。
3:选择放养对象:适应性:能否适应高密度的网箱环境,和水温,盐度,酸碱度。
食性:植物食性,动物食性或杂食性的鱼类重要的是保证充足的饵料来源。
养殖对象抗病能力较强,疾病少或有有效的免疫防病措施确能提高成活率。
效益高:要求生长快,质量好,增肉率高,成本低,符合市场需求。
4:饵料投喂 投喂颗粒饲料,每天3次,每次投饲量以80% 的鱼不抢食为宜。晴天多投,阴天少投。
5:日常管理 每日检查网箱有无损坏、逃鱼情况,及时采取 措施,特别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汛期水文情况。 汛期之前要 检查网箱的稳定性。河水洪峰到来之前将网箱移至岸边,增加稳 定性,若发现鱼病,将网箱移至水流较小处撒药防治。
2. 河流的水流速度很快,会冲刷河岸,导致河岸的塌陷和侵蚀。
放置石墩子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河流对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