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神起源于远古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当时,人们相信神灵能够保佑五谷丰收、风调雨顺,因此每年春耕和秋收时节,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向神灵祈求庇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被称为游神。所以,游神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游神(迎神)是福州民间元宵节期间的一项风俗活动,所谓“游神”,是将庙里的神像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以此保佑合境平安。据说福州有一千多位神明 ,这在我国的城市中是罕见的。这些神明的存在,正是因为福州的“海纳百川”,才得以成就了这样多的神明的存在。
福州闽侯、连江、马尾、长乐等地区游神各有特色,相互区别,彼此关联;又与莆田、闽南、台湾地区的“妈祖绕境”,龙岩姑田“游大龙”等一些活动具有相似之处。